一、专业简介
《中药数字化制造与质量控制》微专业立足国家新药创制战略导向,对接山东省"医养健康"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需求,创新构建"传统中药+智能技术"双引擎培养体系,依托校-企-检三方共建模式,整合ok138太阳集团学科资源、东阿百年堂阿胶智能制造产业经验及聊城市检验检测中心技术平台,形成"产学研用"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。教学团队由高校教师、企业技术专家及检测机构工程师等10余名教师组成,涵盖理论教学、实践指导、质量管控全链条师资配置,通过校企联合研发中心、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,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助力中药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建设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立足国家医药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求,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、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中药学人才。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,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药智能制造核心技术,具备关键技术研发与管理能力,能够适应医药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需求,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与职业适应力,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和区域大健康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。
三、课程设置
本专业紧密围绕“中药+数字化+智能制造”的核心定位,主要开设智能药学导论、中药药剂学、中药分析学、AI医药数据挖掘(实践)、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、中药智能化生产实习(实践)共6门课程。
(1)智能药学导论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智能药学与中医药的融合概述、人工智能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、智能算法辅助中药方剂的优化与设计、中医药智能研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等,结合中药产业案例,阐述AI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对药学领域的变革价值,培养学生对智能药学前沿动态的敏感度,初步具备应用智能技术的逻辑分析能力,为后续深入学习技术实操、参与项目实践奠定认知基础。
(2)中药药剂学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药剂学发展概况、浸出制剂、液体制剂、注射剂、药物制剂新技术和缓控释制剂等,从古代经验剂型的传承演进到现代制剂技术的创新突破,展现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。此外,还将引入药物制剂新技术,如微囊、纳米粒等载体技术的应用优势,并结合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与设计思路,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中药制剂从传统到现代的核心理论与实践技能。
(3)中药分析学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的鉴别、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、中药的含量测定、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、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,深入解析中药图谱作为其 “化学身份证” 的构建原理、检测技术及在批次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,凸显中药多成分体系的整体质量表征思路,详解制剂中有效成分、杂质及有害物质的检查逻辑与实操要点,帮助学生构建从基础鉴别到标准制定的完整知识体系。
(4)AI医药数据挖掘(实践)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药数据特征与 AI 挖掘基础方法、中医药基础数据处理与经典挖掘算法实践等。深入讲解 AI 医药数据挖掘的基础方法,涵盖数据预处理技术和经典挖掘算法等,结合具体案例,讲解算法的选择依据、参数设置和结果解读方法,帮助学生建立“数据特征-算法适配”的思维模式,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中医药领域实际问题的数据分析能力。
(5)中药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灵芝智能化培育与溯源技术应用、桑黄智能化种植与精深加工技术探究、阿胶智能化生产理论与质量管控技术等。引导学生探究灵芝产业现状与智能化培育技术原理,研讨桑黄智能化种植体系及智能化深加工技术,追溯阿胶从古代“煎煮法”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,聚焦阿胶智能化生产核心技术原理和智能化质量管控体系等,帮助学生掌握“智能化培育-种植-生产”的底层逻辑,建立智能技术服务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思维。
(6) 中药智能化生产实习(实践)
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阿胶智能化生产实践应用和中药质量保障探究。系统讲解阿胶从古代“煎煮法”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,聚焦阿胶智能化生产核心技术原理,理论联系实际,安排学生赴东阿百年堂阿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实习。此外,还将系统解读中药生产质量标准与法规要求,介绍中药智能化生产中的质量风险与控制策略,安排学生赴聊城检验检测中心和鲁西质检中心进行参观实习。
四、教学安排
本专业将借助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,实施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,包括理论授课-专业实训-综合实践-成果考评,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、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。本专业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课。
五、缴纳学费
本专业收费按照我校相关规定,根据学分收取。修读总学分为12学分,每学分收费标准100元/学分。
六、学制、成绩及证书
本专业课程修读时间为2学期(含寒暑假)。成绩单独管理,不计入主修专业成绩单。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我校颁发的“中药数字化制造与质量控制”微专业证书。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)备注信息,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。
七、招生对象及要求
本专业招收对中药研发、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在校生,符合条件的学生,请于9月15日-21日在教务系统报名,2025年9月23日学院公示选拔结果,公示后报教务处。
八、班级管理
本专业为学生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,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,并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机会。
九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陈老师(15206646831) 高老师(13287041255)
欢迎加入“中药数字化制造与质量控制”微专业报名交流群(QQ群号:1061434617),获取更多详细信息。
(审核:郑嘉会)